日前,工信部對《高耗能落后機電設備(產品)淘汰目錄(第二批)》公開征求意見,計劃淘汰高耗能落后機電設備,包括電動機、工業鍋爐、電器、變壓器、熱處理設備、制冷設備、閥、泵等12大類135項設備。我國政府從產業政策上強制淘汰落后機電設備,必將引發新一輪行業震動。
事實上,電機行業的“高效節能”之路早已開始。我國電機行業“十二五”規劃著重提到,“十二五期間集中力量圍繞‘電機系統節能工程’、裝備制造調整和振興,新能源領域技術的大力推進,優化發展一批高效節能環保重點產品,淘汰一批普通效率的電機產品,促進產品升級換代。”隨著國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調整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高效電機”也開始步入“深水區”并進一步細分,與之相應的是《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關于印發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電機推廣實施細則的通知》等國家戰略的紛紛落地。一方面是全國新增電力裝機容量大幅減少,給大電機市場帶來不小的壓力;另一方面是中小電機進入“高效節能”環境,行業“洗牌”不可避免。我國電機行業面臨著市場和科技的雙重考驗。
“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增長趨緩,國內需求下降,特別是普通電機訂單萎縮,國內電機行業產能過剩,競爭加劇,電機行業的‘冬天’已經來臨。”上海電機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電”)總經理陳明涵接受《電氣周刊》采訪時表示。
電機“瘦身”
我國電機產品種類繁多,但效率不高,“大馬拉小車”現象嚴重,高效電機的推廣情況與全球差距較大。
如果將中國電力設備制造業比作一個有機整體,那電機行業是這個機體的“心臟”。無論是大電機(發電設備)行業,還是中小電機行業,都無時無刻不在為我國水電、火電、核電、風電等電力系統以及冶金、機械、科研、交通、水泥、造紙、輕紡、環保、市政等各行各業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動力,電機行業是機械裝備產業鏈條乃至整個經濟社會的中樞神經。
中國電機工業的百年歷程上,留下了一串從無到有、從弱變強的發展足跡。從1956年中國制造的**臺6000千瓦汽輪發電機、10萬千瓦的汽輪發電機組,到1.2萬千瓦雙水內冷發電機、30萬千瓦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從本世紀初的百萬千瓦級超臨界汽輪發電機組,到現在的超超臨界發電機組,某種意義上說,電機行業總體發展水平已經走在世界前列。
然而,我國電機產品種類繁多,但效率不高,“大馬拉小車”現象嚴重,高效電機的推廣情況與全球差距較大。與發達國家比,平均效率低3~5個百分點,運行效率低10~20個百分點。電機是國民經濟中主要的耗電大戶,有專家表示,目前我國工業能耗約占總能耗的70%,其中電機能耗約占工業能耗的60%~70%。根據調查,我國IE1等級的電機市場占有率接近90%,而企業達到IE2以上的高效節能電機比例只有8%。
國家工業系統節能“十二五”規劃顯示,2015年整個IE2的電機將會達到整個電機市場的80%以上。照此看來,“高效電機”的推廣與應用已經刻不容緩。
早在2010年6月2日, 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出臺了《關于印發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電機推廣實施細則的通知》,將高效電機納入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實施范圍,采取財政補貼方式進行推廣;2011年3月19日,兩部委又在全國高效電機推廣工作會議上表示,“將抓緊建立以財政補貼政策為核心的高效電機推廣機制,進一步加大補貼力度鼓勵用戶大規模采購高效電機,并加快淘汰高能耗老舊電機,推動高效節能電機在國內市場的應用”。電機“瘦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多重“尷尬”
水電建設的移民、環保問題,風電技術標準、政策導致“棄風”嚴重,太陽能發電長期受困于“平價上網”尷尬,“安全高效”核電解禁之路仍不明晰等等,一系列難題客觀上對電機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國電機行業不得不接受來自外部市場與內部技術的雙重考驗。“前些年各大電力公司發展突飛猛進,年增發電設備裝機容量連續數年過億千瓦,各制造企業的生產能力也得到充分的擴張,隨著經濟增速的放緩,國內電力設備裝機增速也在降低,市場競爭趨于白熱化,價格利潤水平越來越低。”北京北重汽輪電機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巖松表示。
以大電機(發電設備為例,一方面,由于全國電力消費增速放緩和火電連年虧損,電力結構調整加速,電力裝機結構出現新特點,清潔能源比重上升,火電裝機比重逐漸降低;另一方面,雖說目前我國水電、風電裝機容量已分別突破2.3億千瓦和4700萬千瓦,均位居世界*位。但諸如水電建設的移民、環保問題,風電技術標準、政策導致“棄風”嚴重,太陽能發電長期受困于“平價上網”尷尬,“安全高效”核電解禁之路仍不明晰等等,一系列難題客觀上對電機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數據顯示,2012年,受經濟增速放緩影響,預計全社會用電量增速低于10%,比前幾年增速回落2個百分點。全國新增電力裝機容量將比2011年減少1000萬千瓦左右,是2006年以來投產*少的一年。一方面是國內部分高耗能電機產品產能過剩,另一方面是傳統電機產品出口市場近乎“疲軟”。國內各大電機企業激烈競爭的同時,還要應對國外電機產品不斷搶占國內市場的現實,電機設備完全國產化、自主化之路變得若隱若現。
而對于中小電機行業來說,從通用高效電機、變頻器開發到與風機、水泵、壓縮機負載匹配的專用高效電機、專用變頻電機、專用變頻控制裝置開發的轉變;從單純的高效、超高效電機產品開發到節能型電機系統節能裝置、電機和控制裝置系統集成、系統能效檢測裝置開發的轉變;從低壓變頻調速到高壓變頻、內饋調速的轉變,已然成為“高效節能”環境下中小電機不可逆轉的趨勢。
行業“洗牌”
受國際市場萎縮、訂單減少和國內生產要素成本增加的影響,中國機電企業面臨生存困難。
專家分析,目前,我國全球電機市場份額達21.5%。未來五年,中國市場會增長得更快。隨著高效電機的推廣,2015年的銷量會比2011年翻一番。很大一批中國本土的不具備生產高效電機的廠商將會被淘汰而退出市場,市場的集中度得到提升。
據了解,今年前三月,中國機電產品的進出口形勢異常嚴峻,出口增長9.1%,而去年全年增長是16%;進口增長0.5%,而去年同期增長14%。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會長張鈺晶4月17日在廣州出席第111屆廣交會“高效電動機出口形勢及檢測技術論壇”時也表示:“受國際市場萎縮訂單減少和國內生產要素成本增加的影響,中國機電企業面臨生存困難。”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中小型電機分會對全國69家電機制造企業的統計數據表明,中小型電機行業2011年上半年總體經濟運行平穩,但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企業利潤率等指標均有所回落。
“2012至2014年期間,國內發展環境將保持總體穩定,但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仍很突出,市場需求增長不旺,物價上漲趨勢明顯,成本壓力增加,一些領域風險隱患逐步顯現,企業經營風險不斷加大”,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國海解釋說。
事實上,早在2004年,我國2000余家電機企業經歷過一次大范圍、全行業優勝劣汰的洗牌,一批產量規模大、質量好、技術裝備**的電機企業如雨后春筍般進入受眾視野,而另外一些電機企業不得不退出歷史舞臺,新形勢下,“高效電機”或許會帶來行業內更大的整合機遇。
亟待“輸血”
電機企業應抓住機遇,調整產業結構,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通過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實現電機產業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轉變。
我國電機行業站在一個新的十字路口,電機行業亟待“輸血”、“換血”,但其本身的“造血”功能才是讓行業保持長期“興奮”的靈丹妙藥。
正如張鈺晶所期望的那樣,“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節能減排任務,為中國電機行業創造了*好的發展時機。電機企業應抓住機遇,調整產業結構,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通過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實現電機產業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轉變。
國內不同梯隊的電機企業似乎都在進行調整:“哈爾濱電機有限公司將順應市場需求變化,加快產品結構調整,轉變企業發展方式,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增強核心競爭力,并以深化內部管理改進、提高執行力為手段,推動公司平穩較快發展。 ”王國海表示。
“上海電機廠有限公司做出四個方面轉型的定位:從技術引進型企業向技術創新型企業轉型;從高碳能源產業產品為主向低碳綠色能源產業產品為主轉型;從本土型企業向國際化企業轉型;從傳統制造業向**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轉型”,陳明涵說。
北重公司總經理張巖松說:“在如此激烈的市場形勢下,我們電力裝備制造企業靠什么,只能靠技術創新,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結構來提升機組性能和降低制造成本,高效地滿足用戶各種各樣的個性化需求,才能在艱難的環境中贏得國內外客戶的認可,求得自身的生存與發展。”(zhonghuaqizhongwang)